昆明90后女子患上食道癌 医生:火锅吃多了。为什么吃火锅能患癌?
在中国,火锅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。然而,有研究表明,中国食道癌发病率会高于其他国家,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吃火锅的传统。那么,今天就来说明一下经常地吃火锅为什么会引起食道癌。
实际上,火锅会诱发食道癌是因为火锅是一种又烫又辣的食物。而在目前,已经很多科学研究证实,经常性地食用过烫和过辣的食物会使食道癌的患病率成倍地增加。所以,火锅自然也就会增加人们患上食道癌的可能性。
一般来说,我们食道的抗高温能力是远远低于我们的口腔的。因此在吃火锅的时候,虽然我们吃的时候没有感觉很烫,但实际上,火锅里的食材进入到我们的食道后却依旧会破坏人体内的食道黏膜,烫伤我们的食道。而食道一旦被烫伤,很容易就会发炎。
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是会有自愈能力的。所以当我们的食道黏膜被烫伤后,食道就会开始进行自我修复,逐渐在烫伤处形成伤疤。如果这种烫伤不断地重复,时间久了,烫伤部位很容易就会病变,形成肿瘤。另外,辣椒也会使我们的食道癌受到进一步的***,所以那些喜欢吃麻辣火锅的人患上食道癌的概率会更加地高。
其实,除了吃火锅会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风险外,长时间地吸烟、饮用白酒和吃腌制食物也会增加食道癌的患病率。所以,想要避免患上食道癌,我们一定要注意平时的饮食。
指导专家:陆小河,副主任医师,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。
擅长食管癌、肺癌、肺部小结节、纵膈肿瘤、气胸等胸外科常见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。
觉得本文有用,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,并关注【医联媒体】。
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地区,在河南、河北、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发病率最高,约32/10万。食管癌患者以男性居多,不同的报道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.2-2.7:1,且多发生于40岁以后,60-6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,年轻患者罕见,但近年来40岁以下人***病率呈增长趋势。
在我国,食管癌的病理类型以鳞癌最常见,而在一些发病率比较低的国家,腺癌相对常见。食管癌最多见于食管胸中段,其次发生在下段,上段食管癌较少,大体类型分为四型。
食管癌的发病因素非常复杂,仍处于研究中。鳞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与饮酒。吸烟已经被证实是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原因,亦可以使食管癌的发病率增加数倍,吸烟者患食管癌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大3-8倍。饮酒,尤其是重度饮酒,可以使食管癌发生率增加7-50倍。腺癌最大的危险因素则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与Barretts食管,约62%的食管腺癌患者被证实为Barretts食管。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,食管癌的高危因素还包括亚硝胺的作用和某些霉菌毒素。
不良的饮食习惯,如食物过热、过硬,进食过快等,都可能损伤食管,反复作用使食管上皮不断修复,增加癌变发生风险。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和遗传因素也被认为与食管癌有关。
预防食管癌,一方面是避免一些危险因素,如吸烟、饮酒,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。另外在食管癌高发地区或有家族史者,在40岁后应该进行食管癌筛查,纤维食管镜检查+取活检送病理是确诊的方法。食管癌主要的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,手术切除原发灶+淋巴结清扫。放化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延长生存期。
其实从健康角度讲,吃清水火锅,并且多涮青菜的话,是非常健康而养生的一种饮食习惯。但如果是辣锅、鸳鸯锅,那么就另当别论了。
烫食、辛辣***的食物,都对口腔、食管、上端消化道有直接的***作用。所以,我们虽然不能一棒子将火锅打倒,对火锅说“不”,但同时也要注意到:辛辣、***的辣锅、鸳鸯锅对我们健康可能潜在的一种隐患。
可能有的人说了,四川火锅、重庆火锅那么风靡全国,当地人岂不是发生食管和消化道癌症的几率更高一些?
事实,真是这样的。早在2014年四川当地公布了恶性肿瘤死亡的比率,其中胃癌排在第三,食管癌和结肠***癌紧追其后。
来自于当地三六三医院接诊的数据显示,消化道肿瘤患者明显增加。这不得不给热衷火锅的人敲响了警钟。
火锅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。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们的吃法,很多人捞出来就吃,根本不等食物降温,直接把这么滚烫的食物塞进嘴里,进入食道。
在某种意义上,常温蘸料给食物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,但是在实际饮食过程中,如果指望蘸料来帮忙降低致病隐患,这是不可取的,还是在于我们自己调整饮食行为。
有肿瘤科专业人士认为,癌症的发生和反复的创伤有直接关系。当食物过热、损伤胃黏膜之后,如果再经常进行这样的有害行为,黏膜反复溃破,反复愈合,那么癌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。
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火锅可以吃,但是不宜多吃,尤其是辣锅,应该适量控制。吃的时候,要尽量让食物降温再进入消化系统。
先不说食管癌和胃癌,很多人吃完麻辣火锅之后,咽炎,扁桃体炎发作,也让自己很不舒服,何必呢?
更多贴心健康科普关注辽沈名医!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sdaojiao.com/post/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