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说的“体质”,有多少类型?
中医体质类型是根据辩证而分的一般可分;平和体质,气虚体质,阳虚体质,阴虚体质,痰湿体质,湿热体质,淤血体质,气郁体质,特禀体质。通过研究不同的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进行调理。
中医治病为什么要辨体质?
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对每个人去辨证,***肺炎就是这样,没等一人一方研究出来,人类早完了。人再不同也有人的共性,这也符合中医的整体观,没必要一定要强调个人体质而忽略群体共性,中医应当强化人和病的共性,找出一方治多人的通用方剂,而不是本末倒置,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个人拙见,不必当真。[祈祷][呲牙]
因为要根据体质、病情、病况,具体辨证论治,这也是中医与西医的最大区别之一。
辨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,就拿最易区分的性别,在男科治疗与女科治疗上就大有区别,在中医学的认识里:男子以肾为先天,女子以肝为先天,所以在治疗方式上肯定大有区别。
再者,辨是治的前提,通过辨证体质,辨证病因、辨证正邪,为【治】做指路明灯,做个比喻:
疾病的病灶如一团火,在你身体里作祟
辨证的过程是在找这团火的过程,是在肾脏或是心脏?是在胃部还是肺部?火大还是火小?
通过问诊、舌诊、脉诊等等辨证手段后,***设确定了:病在胃部,火势不大,小水冲洗即灭。
再稍用不太寒凉的药物(就仿佛水)去灭火即可,要是没有辨证,没有探明火源,只知道是火,不知大小,胡乱用药,就会矫枉过正;本身是祛火的,结果把人的正气给祛除了,就虚了,也是不恰当的。
这样说应该能理解为什么要辨体质了吧?辨为治的前提,而且提前“辨”一定不能忘记“证”,辨证辨证,二者是紧密关联的,是要通过“辨”获得病症的“证”。
在临床上我们也常会用气血津液辨证,脏腑辨证,还有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诸多方式,用以协助我们认识疾病、研究疾病和处理疾病。
因为同样的病体质不同是不能用同一个方剂的。例如:实火牙疼,体质好的可以用足量的泻火方,2至3剂就能治好。体质差的人只能用引火归元方,5至6剂治好比较安全。如果体质差的人用泻火方,弄不好会出人命的。古时候才有“若是他人母,须用白虎汤”的故事。
一,辨体质根据虚实可以判断抗病能力的强弱。
二,辨体质可以判断疾病愈后的好坏及恢复的快慢。
三,辨体质可为用药的轻重提供依据。
四,根据体质的虚实强弱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法则。如扶正祛邪法等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sdaojiao.com/post/8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