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?
1、注意防晒;
3、注意多休息,不可太劳累;
4、及时补充水分,可以多喝点桑叶茶;
5、建议晚上睡觉之前,喝一小杯桑葚酒,可以补心补肾补肝,滋阴养血,对身体非常好的。
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健康“第一杀手”,夏季如何预防?
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“第一杀手”,夏季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加重呢?应从以下几方面预防:1.少饮啤酒,以免加重病情。夏季天气炎热,不少人喜欢喝啤酒解渴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口服有阿司匹林、阿托伐他汀、降压药等物,若饮啤酒容易和药物起反应,使不良反应增加,对疾病不利甚至加重病情。
2.少喝冰镇水、雪糕,以免诱发疾病,出现危险。夏季天气炎热,不少人喜欢拿冰镇水、雪糕解渴。但冰镇水、血管容易诱发血管痉挛,可使心脑血管疾病加重,出现危险。
3.不熬夜。夏季天热,人们晚上睡得晚,容易熬夜,休息不好,对心脑血管疾病不利,易加重病情。
4.不宜睡觉吹冷风。夏季天热,很多人习惯睡觉用空调或电风扇吹冷风来降低室内温度。对心脑血管疾病而言睡觉吹冷风,容易使血管收缩、痉挛,加重心脑血管缺血,使疾病加重甚至恶化。
5.少吃烧烤油腻食物。夏季不少人喜欢晚上吃烧烤(尤其是羊肉串等油腻食物),心脑血管病人应少食烧烤,以免升高血脂,影响心脑血管的供血,加重病情。
6.忌食柚子。柚子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口服的降压药、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,使不良反应增加,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不利。
您好!感谢您的提问!
心脑血管疾病,是无声的疾病。据有效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有1300万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,我国就有250万,死亡率非常高。一旦患上这种疾病,基本上很难治得好,生活不能自理,给家人造成很大的负担。
夏天酷暑难耐,高温引发了很多疾病的发生,炎炎夏日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很大影响。闷热天气对于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,更容易患突发的心脏病、脑中风等。
如何预防:
1、 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突发,有潜在病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;本身就带病在身的人不能擅自停药;
2、 有病发症状或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舒服的要及时就医,以免错过最佳治疗;
3、 夏天在外注意防暑,室内调节好空调的温度,避免身体因忽冷忽热而破坏心脑血管系统功能;
4、 多多运动,保持舒缓的心情,戒怒戒躁,好的心情能预防生病哦;
5、 可泡些降暑的花茶喝,如绿茶、菊花、夏枯草,可加入一些枸杞;
多加注意身体,疾病会远离我们的!
谢谢,希望能帮到您!
夏季天气炎热,研究发现,当气温达到35度以上,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上升,是由于气温高,身体为了散热,体表的血管扩张,血流量增加,而心脏等器官的供血量相对就减少了,而且气温升高,会使心率和血流速度加快,心肌耗氧量增加,加重心脏的负担。
因此,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有:
1、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。夏季由于天气炎热,很多人会在屋里开空调,如果空调温度过低,而从室内走到室外高温环境下,这种温差的突然变化,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,引起血液循环障碍,诱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。因此,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,与室外的温差不要超过8度,定时开窗通风换气,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。
2、夏季由于天气炎热,人们食欲下降,饮食要清淡,少吃油腻及太咸的食物,冰淇淋、饮料等冷饮也要少吃,以免引起腹痛、腹泻等而诱发心脏不适。要注意饮食卫生,少去吃路边摊。
4、夏天早晨天气凉快,很多老年人有的习惯,但是早晨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易发的时段,所以最好避开早晨锻炼,可以选择下午4-7点进行锻炼。出去锻炼时,选择浅色、透气、宽松的棉质衣服,注意防晒。
5、夏天出汗多,要及时补充水分,防止因为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诱发心血管意外的发生。每天要饮水2000-2500毫升,出去锻炼或旅游的时候,要带上足够的水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sdaojiao.com/post/1729.html